1. 主页 > 大学

柏林工业大学官网入口(柏林工业大学的入学条件)

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基本概况

德国的柏林工业大学始建于1770年,是柏林地区唯一的一所理工科大学,为德国培养了诸多的人才。那么跟着一起来了解下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基本概况吧,欢迎阅读。

一、关于柏林工业大学

We've got the brains for the future.Th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is located in Germany’s capital city at the heart of Europe. Our academic activities are focused on achieving sharply-defined goals: building a distinctive profile for our university, ensuring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oviding our graduates with excellent qualifications and a modern approach to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The TU Berlin strives to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and to facilitat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rough adherence to the core principles of excellence and quality. Strong region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etworking with partners in science and industry are an important aspect in these endeavorsThe TU Berlin is one of the largest universities of technology in Germany. One of our most important tasks is to educate our student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a world increasingly characterized by technology and progress. University rankings pay testimony to our successes by continually ranking the TU Berlin among the top academic institutions around the world.The TU Berlin has adopted a number of reform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o help strengthen its competitive edge, for example by adopting both a seven-school approach and a new fundamental organizational strategy that features an innovative university administration and committee structure. This process is now to be applied to all university endeavors- especially as state funds continue to dwindle and competi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increases.The goals of the Excellence Initiative by the German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 to promote Science and Research at German Universities are to support top-notch research at German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Germany’s position in terms of the quality of its university system and as a hub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o improv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The graduate school"Berlin Mathematical School" and the cluster of excellence"Unifying Concepts of Catalysis" received funding from this nationwide competition.

我们有了未来的大脑。柏林国际知名技术大学位于德国首都柏林,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我们的学术活动专注于实现明确的目标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确保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杰出表现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优秀的资格和现代的大学管理方法。柏林大学努力促进知识传播,通过坚持卓越和质量的核心原则,促进技术进步。在这些努力中与科学和工业领域的合作伙伴建立强有力的区域、国家和国际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学术:柏林大学是德国最大的科技大学之一。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迎接一个日益以科技和进步为特征的世界的挑战。大学排名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证据,它不断地把柏林大学大学排名世界上最顶尖的学术机构之一。改革:在过去的几年里,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帮助增强其竞争优势,例如采用了一种七校的方法和一种新的基本的组织策略,它的特点是创新大学管理和委员会结构。这一过程现在适用于所有大学的努力——尤其是在国家资金持续减少、大学之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卓越计划:卓越计划的目标由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促进科学和研究在德国大学在德国大学支持一流的研究,加强德国的立场而言,大学的质量体系和科技中心除了提高国际竞争力。柏林数学研究生院和催化统一概念获得了来自全国的资助。

二、历史沿革(源自网络,非本网站翻译)

该校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由腓特烈二世在1770年10月发起创立的采矿学院。另一个源头是1799年3月13日创建的建筑学院。第三个来源是初创于1821年的皇家职业学院。1879年,由三个学院合并成立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Koenigli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zu Berlin),亦称夏洛腾堡工学院(Technische Hochschule Charlottenburg)。该校是德国始创最早的高等工业学院,并在1899年开始颁发博士文凭。在第三帝国时期设立了防卫技术专业,导致学校从1945年4月20日起被关闭了一段时间。当学校在1946年4月9日重新开始教学时,新开设了人文类的专业,使得学院升格为大学,开始启用新名称:柏林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三、重点研究领域

2012年7月,学术界一致决定通过确定了六项核心研究重点,并确定相关能力和社会义务,从而积极推动研究和学术领域的新愿景。这些考虑是在2011年12月柏林大学总统提交的一份战略文件中提出的内部讨论过程的结果。下面,我们描述了将柏林大学作为技术大学的关键应用领域,它代表了我们强大的研究导向的核心主题:

Energy Systems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This key application area encompasses TU Berlin's research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energy technology, aspects of new energy policies, climate change, water supply, and how best to handle our limited resources in general. Areas of research presently focus on efficient gas turbines, photovoltaic systems, networks and functional energy storage, energy-efficient cities, and water supplies. Scientific innovations and their impacts on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is process, as do loc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core subjects"Material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Infrastructure and Mobility", research focuses on topics such as new energy sources, energy supplies,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recycling processes and regenerative energies. Research of this kind is essential in terms of sustaining future living standards and ensuring energy supplies for society at large.

核心主题一:材料、设计和制造

这个关键在材料科学应用领域包括创新利用整体检查所需的生产系统和开发生产适销产品,两个垂直,从最初的想法到成品以及横向跨各种产品和资源回收问题。这种方法也考虑了用户的视角,并且在大学学术课程的背景下,呈现出一个整体的概念。屠柏林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于这一领域?不仅在材料和生产科学领域?除了通信和光电技术,生物科技、医疗技术、食品技术等生命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整个领域的目标都是柏林大学能源系统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网络物理系统和柏林大学的核心主题。主要的社会责任关注于对有益的过程或者产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能够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的技术创新。

Cyber-Physical Systems

Cyber-Physical Systems(according to acatech) are systems that serve to fuse the physical and virtual worlds and currently a hot topic in cutting-edge research endeavors.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in the US has actively supported this field since 2006 on the basis of numerous projects and programs. So just what are cyber-physical systems? Even today, more than 95 percent of all microprocessors are integrated into common everyday items and appliances, i.e. devices that can communicate with the outside world via sensors and actuators. Increasingly, these device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 Internet, and it is on the basis of this interconnectivity that cyber-physical systems emerge. TU Berlin possesses numerous research competencies in this overall field, for instance in imbedded systems, non-linear physics, biologically oriented chemistry, biotechnology, cognitive robotics, neurocomputational sciences, knowledge research, medical technologies, in addition t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ways that are unconceivable even today, the cyber-physical systems of the future will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safety, efficiency, comfort and health of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thereby will contribute to finding solutions to the central challenges facing society, e.g. aging populations, dwindling resources, mobility, and evolving energy needs.

核心主题二:Cyber-Physical系统

网络物理系统(根据acatech的说法)是用来融合物理和虚拟世界的系统,目前是前沿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自2006年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众多项目和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支持这一领域。那么什么是网络物理系统呢?即使在今天,超过95%的微处理器被集成到日常用品和电器中,即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外界通信的设备。这些设备越来越多地相互连接并与互联网相连,而这正是网络物理系统出现的互联互通的基础。柏林大学在这一领域拥有众多的研究能力例如在嵌入系统、非线性物理、生物导向化学、生物技术、认知机器人、神经计算科学、知识研究、医学技术以及信息和通讯技术。难以相信的的方式即使在今天,未来将作出重大贡献的cyber-physical系统安全,效率,一般人群的舒适和健康,从而将有助于找到解决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减少资源、移动性和不断发展的能源需求。

Infrastructure and Mobility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limate change, demographic trends and economic changes, this key application area address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terms of how we can appropriately shape future infrastructures and mobility frameworks. Particular emphasis is given to promoting and planning individual mobility, both in cultural, social, spatial, and economic terms. In close cooperation with the five other core subjects, research here focuses on optimizing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egional environments, understanding policy decisions with respect to infrastructural measures, and developing technical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related technical innovations, for instance in the areas of eMobility or networking. At the core of this discipline: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societal processes and individual actions, assessing ecological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optimizing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vestments in human habitats.

核心主题三:基础设施和流动性

在气候变化、人口趋势和经济变化的背景下,这个关键的应用领域解决了我们如何恰当地塑造未来的基础设施和移动框架的挑战和机遇。特别强调在文化、社会、空间和经济方面促进和规划个体的流动性。在与其他5个核心课题密切合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城市和地区环境的住区开发,了解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决策,制定技术和交通工程措施和相关的技术创新,例如在情感或网络领域。这一学科的核心是:理解社会过程和个人行为的综合方法,评估人类活动的生态影响,并优化人类栖息地的技术和经济投资。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This key application area explores and expands on existing knowledge and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that will be required in order to ensure sustainable societies and under consideration of our dynamically progressing scientific-technical world. Innovative and powerful contributions are needed that can expand human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s options. Emphasis is given to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 particular processes that can generate new knowledge. TU Berlin actively addresses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 topics such as"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 networked with"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Communities(KIC)" of the 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EIT); Systematic Knowledge Research; Work System Design; Human-Machine Interface Systems; Cultural Reflection, Ethics and Gender-Critical Perspectives of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Knowledge Management. The challenges and problems facing modern societies can no longer be managed on the sole basis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s-related disciplines. TU Berlin is facing these challenges head-on by offering dedicated support for transdisciplinary cooperative projects and sustainable solutions.

核心主题四:知识和通信系统

这个关键的应用领域探索和扩展现有的知识和信息和通信系统以确保可持续的社会和我们在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世界中所需要的信息和通信系统。需要创新和强大的贡献,才能扩大人类的知识和交流选择。重点是不同知识和通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能够产生新知识的过程。屠柏林积极应对广泛的研究课题,如柏林大学信息与通信技术柏林大学与柏林大学知识与信息社区,柏林大学联网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所;系统知识的研究;工作系统设计;人机界面系统;知识和通信系统的文化反思、伦理和性别批判的观点;技术、创新和知识管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再也不能仅靠个人知识和与通信相关的学科来管理。通过为跨学科合作项目和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专项支持,柏林大学正面临着这些挑战。

Human Health

Ever-increasing life expectancies pose enormous challenges for the society of the future. Demographic trends will necessitate new tasks for people over the age of 70, preventative strategies to avoid age-related diseases will be required, in addition to conducting research on gender-specific health issues and innovativ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echnologies. It seems evident that the only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is for people to remain healthy for as long as possible. TU Berlin increasingly sees itself as an essential building block in the Berlin-Brandenburg region of healthcare facilities and providers. The broad spectrum of research topics we cover includes health system management, gender research, health economics, ethics and philosophy of life sciences, developing biocompatible materials, food chemistry, food and beverage technology, medical technology, computer-brain interfaces, developing antiviral strategies, pain research, breeding human micro-organs for pharmaceutical testing, and even new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is pivotal field provid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various types of cooperation with Berlin's Charité Medical Center, as well as with other extramural research facilities.

核心主题五:人类健康

不断增长的预期寿命对未来的社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人口趋势将使70岁以上的人需要新的任务,除了对性别特定的健康问题和创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进行研究之外,还需要预防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的预防措施。很明显,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是让人们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健康。柏林大学越来越多地将自己视为医疗机构和医疗机构的柏林-勃兰森堡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报道的广泛的研究主题包括卫生系统管理、性别研究、卫生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生命科学、发展生物相容性材料,食品化学,食品和饮料技术、医疗技术、电脑接口,开发抗病毒策略,疼痛研究、育种制药人力micro-organs测试,甚至新的移植方法。这一关键领域为柏林的查特医疗中心和其他的其他研究机构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

四、校园环境(源自网络,非本网站翻译)

校区面积大约为600,000平方米,分布在柏林西部的许多地方。主校区坐落于夏洛腾堡区。2009年有超过100多个专业,涵盖了理工科几乎所有专业,该校在哲学等文科专业实力也相当雄厚。学校目前有624名教授,7,372多名科研工作人员,27,049名学生,其中留学生5,603名。

五、杰出校友(源自网络,非本网站翻译)

丹尼斯·加博尔,197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他在激光器还未出现前的40年代发明全息术的;

弗雷·奥托,2015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著名建筑师、工程师、研究员、发明家;

何泽慧,中科院院士---中国第一代女物理学家,柏林大学中国原子弹之父柏林大学钱三强的夫人;

龚祖同,中科院院士---中国光学玻璃、纤维光学与高速摄影的创始人,中国应用光学的开拓者;

徐士高,中科院院士---高电压技术专家;

赵宗燠,中科院院士---中国人造石油之父;

陈永龄,中科院院士---大地测量专家,原国家测绘总局总工程师;

孙德和,中科院院士---冶金学家,钢铁工程设计专家;

陈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亚洲电动车之父;

夏坚白,中科院院士---大地测量学家、天文测量学家,原武汉测绘学院首任院长,原同济大学校长;

王之卓,中科院院士---航空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名誉校长,原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张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原清华大学副校长;

谢作伟,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

徐惠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马君武,广西大学首任校长;

匡镜明,原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冯培恩,原浙江大学副校长,机械设计研究所所长;

吴志强,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副校长、原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

李荣兴,美国华裔火星科学家,美国太空总署(NASA)2003年火星登陆探索计划的二十八位核心科学家之一;

王长平,原北京大学数学学院院长,现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柏林大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柏林大学获得者。

二、德国名校 柏林工业大学

9外部链接

柏林工业大学设有7个学院,下属一百多个研究所。柏林工业大学在许多科学领域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一直以来,都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在柏林工业大学工作。不少文学家、艺术家也曾在此授课。柏林工业大学与众多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逾百所国外高等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柏林工业大学也当之无愧地属于联邦德国最具国际性的大学之列。外国留学生所占比例为德国高校之首。

柏林工大用于教学、科研、管理与学生服务等设施的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其中约有6万平方米已租给私人性质的高技术企业。学校的大部分建筑坐落在柏林城的中心。随着学校的发展,它在柏林城的西部、北部与南部地区也分别获得一定面积的区域,用于发展教学和科研设施。

柏林工大将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科研方面,学校拥有光辉的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主要科研成果有:三色摄影术、低压技术、照相用闪光灯、汽车制造的新技术、无线电报和机床运动学理论。其他成果还有电视技术的研制、汽车排气、电子显微镜等。截止20年代,柏林工大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业与城市发展方面已有了相当大的影响。

柏林工大有一系列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机构,它们主要是:

继续教育部。该部提供的学习项目有:生产技术、微电子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分析、工程学数学方法、纪念物保护、城市改造、医院管理、交通规划、安全教育、公司培训课程以及教师的继续教育。

技术转让部。柏林工大在改善地区经济方面已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技术交通部的建立有助于推进科研发明的传播,使社会不同集团枣工业、公共研究机构、贸易集团、容易理解与掌握大的科研成果。该部的业务特别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

这所德国最大的工科大学,坐落德国首都柏林(德国统一前在西柏林地区),由于学校训练扎实,加上重视技术的实用,使得毕业的校友往往成为产业延揽的对象。柏林工大能有今日的地位,也该归功于先人的努力所立下的基础。早在皇家科技学院年代,不少著名的科学家在学院工作,且取得重要的成果,例如诺贝尔奖得主ErnstRuska发明电子显微镜,有化学家HermannWilhelmBogel的彩色底片、AloisRiedler的无信电报,数字计算机之父康拉德?楚泽于1940年独立研制成可编程的计算机等,都替柏林工业大学奠定优良的科研传统。此外,著名的甲壳虫汽车,也是在柏林工大研发出来。当时的希特勒希望能够生产出一辆外型体积小包含驾驶在内可乘坐五人的汽车,经过柏林科大教授的努力,终于创造出世人眼中造型奇特的甲壳虫汽车,传颂于后世。

位于柏林的高等院校约有十三万名注册的大学生,同时也吸引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此求学。柏林市有共有柏林工大、洪堡大学,自由柏林大学、柏林艺术大学等四所较著名的高等学府,其中位于东柏林的洪堡大学,是柏林最古老的大学,自由柏林大学在校学生有四万二千人,属德国最大高校之一。柏林工大当前共有七个学院,开设有一百多个专业,除工程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等重点专业之外,还有人文、社会、规划管理、经济等专业。在这些领域当中,光学、控制学、工具机、工程设计又相当突出。此外,柏林工大有全德最大的应用芯片研究中心,其余在飞机喷射引擎、直升机螺旋桨、汽车轮带、液晶体的应用、污水处理等等,均有傲人的成就。

柏林工大是德国第一所颁授环境科学位的高等学府,在研究设备和资源方面全球首屈一指,例如利用大学的人造卫星在外太空观察地球的候鸟迁徒。另一方面,柏林工大并与世界上二百多多所高校保持着广泛的联系,而且还和许多经济研究机构和大企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此外,柏林工大还是柏林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之一,每年提供一百四十七个职位的培训。因此,柏林工业大学正朝着研究、学术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综合性大学不断发展。

有成群的教学大楼,例如计算机中心、电教中心、语言中心、各学科实验室、运动及娱乐设施。其中大学图书馆拥有超过二百万册的藏书和超过七千种最新的各类期刊,藏书范围包括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其中建筑学和园艺学的藏书比较丰富。此外,学校还有宽频电信研究中心、资料控制中心、网络技术与多媒体应用研究中心、生物工艺学中心、国际地质系统分析技术中心和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研究机构。

柏林工大为德国著名工业大学,同时也继承传统德国人实事求是、一板一眼的精神,由于教授对学生要求丝毫不马虎,而且是一步一步慢慢来,加上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实际到民间企业实习,如此重实用的导向,经过扎实训练后的毕业生,莫不成为产业界争相录用的对象。

柏林工大相当重视与业界的实际接触,所以学生都会到企业实习。德国公司规模只要员工超过两百人,就要设立训练部,笔者第一年到德国留学时,马上到南德一家公司训练部接受最基础训练,每天固定的作息,从早晨起床上班到下班,扎扎实实的八小时训练,丝毫不马虎,其中还要求学员须依照蓝图制作出数件小零件,并组合成一个大零件,只要其中某些小地方出小差错或公差精密度不够,零件即无法组成,必须重新来过,要求学员对于精密度的重视。虽然这段日子仅有数个月,但是这个训练却让笔者奠定往后治学、研究中实事求是的精神,同时为德语立下基础。

德国对于高等教育学制上的自由,让许多人「悠游」其中而忘了岁月,但是这并无损于学校对于毕业生质量的控制,因为每一位毕业后取得硕士学位的学生,都必须经重重考试关卡。以笔者读的控制学位来说,譬如机器人学这一学门,就包括电子学、机构学、控制学这三个实验,这些课程除了上课与实验之外,最后还必须通过笔试,而且这三个实验还不算成绩,只是当作要考这门课的先决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拿到硕士学位必须修习十几门类似这种结构的课。由于每一门都是硬碰硬,有的人即使修完课,但是没信心去考试,就这样一学期拖过一学期,年复一年,成为老留学生。笔试通过者则一对一由教授进行口试,口试内容相当灵活,涉及相关实验,及上课课程内容,通过者才能取得该科成绩。

以上就是关于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工业大学的详细内容介绍,包括了学校的基本信息,课程设置和申请时间及要求等信息。大家在申请大学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的参考。

三、柏林工业大学的入学条件

1、若申请人从小学至高中学习十二年,通过高考并被中国教育部所承认的高校所录取的中国申请人可以获得如下入学资格:

德国大学相关专业直接入学资格

进入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一个学期;或者

进入普通大学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可以获得德国大学相关专业直接入学资格。

通过预科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

进入普通大学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修满一个或两个学期。或者

进入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即“大专”)毕业后。通常需要进行一年的预科学习,之后通过“德国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方可获得德国大学的入学资格。注意:如果因成绩优异跳级一年并能出示相关证明,则仍然属于接受过12年基础教育的申请人.

2、若申请人从小学至高中学习十一年,通过高考并被中国教育部所承认的高校所录取的中国申请人可以获得如下入学资格:

德国大学相关专业直接入学资格

进入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三个学期;或者

进入普通大学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至少修满五个学期。可以获得德国大学相关专业直接入学资格。

通过预科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取得德国大学入学资格

进入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院校)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修满一个或两个学期;或者

进入普通大学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修满三个或四个学期。需要进行一年的预科学习,之后通过“德国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方可获得德国大学的入学资格。

3、若十一年或十二年高中毕业的申请人属于以下情况,可以获得非相关专业的直接入学资格:

在中国教育部承认高校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毕业,并且获得学士学位证书。此种情况也适用于四年制或五年制本科毕业,但未获得学士学位证书的申请人。但最终被什么专业录取,则由德国高校自己决定。

4、中国军事院校的毕业生(少数军校除外),需要获得学士学位证书,才具备德国大学入学资格。

不具备申请德国留学资格:

中国高校两年制大专在读生和毕业生

中国高校三年制大专在读生

高等职业教育(高职)在读生和毕业生

广播大学,电视大学,或其他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这些课程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德国大学入学资格的。但是对于通过成人教育获得学士学位的申请者,审核部可以进行个别审核。为此申请人只需提交学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交由审核部审核该申请人是否具有德国高校入学资格。对此类证书的审核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果有德国高校入学资格,该申请人可以参加审核部的正常审核程序。

高中尚未毕业(艺术院校和音乐院校申请人除外) 1、小学毕业证书,初中毕业证书,高中毕业证书,高中三年各学期成绩单,高考成绩单;

2、大学在校证明,大学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大学各学期成绩单;

3、德语学时证明;

(以上1-3项均需提交中英文[或德文]公证件四套)

4、中英/德文个人简历四份;

5、身份证150%的复印件2份;

6、护照复印件或身份证100%的复印件1张;

7、护照照片12张。 1)优先录取于2012年7月前获得中国211工程大学工科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

2)普通一本大学工科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作为补充生源。

声明 : 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以及网络,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i084881@163.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